机构投资助力,共创资本市场繁荣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于1月11日在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应扩大机构投资者规模,鼓励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他同时提到,人民银行已推出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是中央银行的职责所在。
戴相龙建议,为了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可以增加养老金在股市中的投资比例。另外,在确保足够的赔付能力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上调保险资金在权益类产品上的投资上限。为了给保险资金提高在权益类产品上的投资比例提供便利,建议相关部门调整对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的评估方式,从年度考核转变为三年期考核,以更好地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需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信托公司的投资潜力。
戴相龙认为,应建立股票市场特定稳定机制。股票的买卖由市场交易决定,但是,我国股票市场建立至今仅有30多年,且以散户交易为主。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导致证券市场发生非常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建立稳定股市的特定机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稳定机制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还可以增强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任何稳定措施都应当谨慎设计,确保不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价格发现功能。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戴相龙指出,去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资本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股市。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来影响股市的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在股市出现非正常大幅波动时,人民银行及时公布和实施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体现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这一举措显示了央行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的决心与能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不仅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还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此外,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对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人误以为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同于央行直接发放贷款购买股票,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误解。”戴相龙指出,中央银行仅针对金融机构实施货币操作,而这些金融机构从央行获取的流动性则由其根据法律法规自主决定使用方式。 这种误解可能源于对货币政策复杂性的忽视或不理解。实际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非简单地让央行直接入市购买股票。这样的政策设计有助于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同时避免了政府直接干预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正确理解这些政策,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建议,人民银行计划将现有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转为常规备用工具,以便在股市出现异常下跌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并确保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层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高度重视。通过提前准备这些工具,央行可以在必要时迅速响应市场变化,避免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恐慌性抛售。此举不仅有助于稳定当前市场情绪,也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有效的缓冲机制。
页面执行时间0.012223秒